夢幻浪漫的世界遺產

5/13

復活節島是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汪洋孤島」。這座美麗的島嶼上有約900座的摩艾石像,讓世界各地的人都為之著迷。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夠先了解這座擁有神秘石像文明的島嶼魅力的話,應該很多人都會認為在環遊世界的航程中,最讓人期待的停靠港一定會是這個島吧。就讓我們來聽聽非常喜愛這個島,同時也是位世界遺產達人的片岡英夫先生來跟大家介紹這座島嶼的魅力吧。

 

在「廣大的土地」上,與南國相異的特殊氣侯

1722年的復活節,荷蘭人雅各 羅根維(Jacob Roggeveen)到達該地,所以用此名來稱呼該島。而當地語言則以「拿帕努伊(廣大之地)」 稱呼該島。以島為中心,半徑2000公里的範圍之內完全沒有像島嶼的島,可說是世界上最被隔絕的「汪洋孤島」。但同時這個島嶼也能被解釋為擁有廣闊的海洋,因此復活節島才被稱為「廣大之地」吧。

復活節島上沒有可以停泊大型輪船的港口,因此船需於岸邊下錨,並利用接駁船的方式登陸。搭乘在接駁船上,可以感受道涼爽的風輕撫雙頰,水花偶爾輕灑於身上,倒是一個神清氣爽的體驗。越靠近島嶼,心中越是興奮。

復活節島為三個海底火山噴發的岩漿而形成的火山島嶼。在海旁的Rano Kau火山口湖,可以看見壯麗的風景。

 

傾倒的摩艾石像顯示著過往

讓復活節島世界聞名的,該算是摩艾石像的存在。據說摩艾石像是以祖先的模樣建造而成,用以守護聚集的部落住所。因此幾乎所有的摩艾石像都是背向海洋,面向島的內側。現存的摩艾石像仍矗立著的約有45座。其餘的不是已經傾倒,或者是仍尚未製作完成就被遺棄。在1722年雅各 羅根維到訪復活節島時,有將矗立的摩艾石像一事記錄下來。但在52年後,當庫克船長也到訪此島時,約有一半以上的摩艾石像皆已傾倒。在這半世紀中,到底復活節島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所有倒下的摩艾石像為何全部都是面部朝下——這可能就是解開謎團的關鍵。

在Anakena海灘上,排列矗立著七座摩艾石像,稱為「Ahu Naunau」。因長時間被埋於沙中,因此保存狀況十分良好,連頭頂上被稱為「Pukao」,據說為帽子或是綁起的頭髮,都美麗的保留了下來。

「Rano Raraku」為摩艾石像的製作工廠。在這座大山的斜坡上,有被埋至胸口的石像,也從岩石切割到一半的石像,在這裡可以看見獨一無二各種不同的摩艾石像。

在稍有一點距離的山丘上,靜靜矗立著一座「旅行的摩艾石像」。原來這座摩艾石像曾在1970年的大阪萬博會中,搬運至日本展出。面對著這座摩艾石像,突然有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與時俱進的島嶼和巨石文明的巔峰

過去只是充滿岩石的火山島,但因為侯鳥排下的糞便中有被帶過來的種子,而讓這個島慢慢的被綠化,經過長年的歲月後漸漸形成了森林。當人類開始在這居住時,為了生活而開始砍伐開拓森林。也因為要製作摩艾石像,或是為了搬運石像而必須要使用到木材,因此森林就開始慢慢地消失。而由於過度的開發,糧食生產因而減少,糧食因而不足,進而造成部族間的紛爭。許多部族為了誇飾自己的力量開始互相競爭量產摩艾石像,並且開始巨大化石像。接著為了抵抗這樣的現象,人們將象徵勢力的摩艾石像全部都將之面朝下傾倒。因為摩艾石像的眼睛擁有稱為「瑪那」聖靈之力,人們對之非常恐懼戒慎,所以在被稱為「傾倒摩艾石像戰爭」的紛爭中,幾乎所有的石像都是面朝下傾倒的原因就在於此。

島上有唯一一座在修復時將眼睛裝入的「大眼睛」摩艾石像。在這可感受到過去島民所感受到的靈力摩艾石像原來的模樣。

 

摩艾石像所凝視的文明未來

擁有一千年的石造文明,在到達頂峰的時候卻一瞬間崩壞殆盡。有些學者將之歸咎於「文明的暴走」。例如現今生活中非常依賴電腦及智慧手機的我們,就算想放棄這些物品回到過去的原始時代的生活,也沒辦法真的回去。如同對於已經將摩艾石像量產,並且巨大化的復活節島島民來說,要將已經巨大化的摩艾尺寸再次縮小已經不在考量之中。反過來想,這恰恰也可說明我們所生活的文明社會中也有相同的狀況。雖然我們已知地球環境正持續惡化中,以及溫度暖化也正加速中,但我們還是無法停止只追求便利性而忘了永續發展這樣的行爲。摩艾石像是失落文明的遺物ーー而矗立在汪洋孤島上的摩艾石像也似乎正訴說著自然的有限。

15座並列的摩艾石像「Ahu Tongariki」。靜靜地看著歷史盛衰的摩艾石像,現在也可能預見了這個島嶼的未來以及人類將到達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