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回航程遊記]ICAN與和平號的路程
1/14
戴博先生是2017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廢核武組織活動(ICAN)的共同創設者。今天戴博先生以「ICAN與和平號的路程」為主題,要來與大家訴說至今廢除核武的路程,以及將來的展望及可能性。首先由和平號工作人員渡邊里香來說一下和平號是如何開始與ICAN一起合作。接著登場的是戴博先生的夥伴凱瑟琳女士,以及兒子曼果。凱瑟琳女士是設計廢核武活動LOGO的設計者。「這個標誌是明確的表示拒絕並抵抗所有核子武器的威脅。」她與我們訴說這個LOGO所具有的意義與製作的想法。曼果擁有曾參與國會大賞的演講比賽,針對氣候變遷與核能發表演說並獲獎的經歷。這次則播放了那次演說的影片。雖然只有短短90秒的時間,卻讓現場的人感受到明確有力的訴求,因此會場中響起了諾大的掌聲。
接著換ICAN的創設者戴博先生登台,與大家訴說ICAN成立的相關話題。目前,世界各國皆面臨到處理鈾核廢物料的問題。澳洲也有相同的狀況,現在仍還是將原住民的土地例舉成廢棄處理廠設置地點。在這樣的狀況下,ICAN以「禁止核武,廢除條約 ; 因核武使用而對全人類的無差別影響 ; 為生存者發聲 ; 譴責贊同核武使用 」為目的,在墨爾本發跡。在2019年未,已獲得100個國家以上541名夥伴的支持。「核武的90%掌握在美國與俄國手上。而我們能夠控制這樣的核武。」戴博先生這樣說著。他繼續說著讓被害者的聲音被聽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我們也要進一步改變對於核武的想法。目前所推動的締結核武禁止條約的工作中,需要達到50個國家的批准,而目前已達到34個國家簽署。他也說著「在2017年所榮獲的諾貝爾和平獎真的是非常令人振奮。」「現在,像這樣的小小條約可成為消除核武的大武器。我們現在如同正站在禁止核武的分歧點上。」他強而有力的訴說著。
最後再播放核爆受害者的節子女士的談話影片。「我等這天已經等了70年了。終於等到了。心中感到非常的高興。核武的廢除終於開始啟動!大家一起向前邁進吧。改變這個世界。」來自靈魂的聲音在心中響起。這個講座描繪了一個沒有核武的未來,一個和平的世界。